• slider image 202
  • slider image 203
  • slider image 201
  • slider image 209
  • slider image 228
  • slider image 231
  • slider image 234
  • slider image 237
  • slider image 240
  • slider image 243
  • slider image 246
:::

List Photos

20220317偉信老師的非暴力溝通

《非暴力溝通-愛的語言》 (馬歇爾.盧森堡著;光啟出版社) 林偉信重點整理 「非暴力溝通」第一部分:自我表達 一、 阻礙善意溝通的幾種方式 (一)道德判斷(用自己的價值評斷他人) (二)比較(忽略個別感受) (三)推卸責任:「不得不」、「應該」(不敢直言自己的真實需要) (四)要求(不做就會有後果) 二、「觀察」,不評斷 (一)用動態語言,而不是靜態的、總括式的語言 (二)說出具體、明確的事實(明確的時間、背景) 三、「感受」,非看法 (一)感受是個人的、內在的、私密的;看法則是對他人行為的詮釋 (二)充實相關的情緒字彙,表達感受 (三)展現自己脆弱的那一面 (脆弱面的展現:無攻擊性、贏得同情理解、贏得同理等) 四、真實「需要」 (一)清楚自己的需要,明確表達自己的需要 (二)絕不可以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犧牲他人的福祉。 五、「請求」,非要求 (一)用正向語言表達請求:去做什麼,而不是不要做什麼 (二)具體明確的請求,是他人做得到的 (三)有覺知的提出請求 (四)請對方複述你的請求內容 (五)了解他的反應與回饋 (六)請求是開放的,不做不會被責備或引發不良後果 ※非暴力溝通的宗旨,不在於影響他人或改變他們的行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,而是要以坦誠而同理的態度,與他人建立一種能夠滿足雙方需要的關係。 「非暴力溝通」第二部分:同理他人 一、 「同理」,不是勸告、不是比慘、不是教導、不是安慰、不是說故事… (一) 全心意的跟他同在(臨在), 【別做什麼,待在那兒就好了】 (二) 聆聽他的感受和需要, (三) 對他所經歷的一切感同身受。 二、「複述」 (一)把聽到的話,用問句的形式複述一遍 (問句形式的優點,可更正) (二)什麼時候複述 1.不確定確實了解對方的意思 2.對方的表達非常情緒化 (三)注意口氣:不批評、不嘲諷等 (四)持續同理,不要急於解決問題(急於解決問題,那會讓對方覺得你想擺脫他。) 三、無法同理他人時 (一)暫停,深呼吸,先同理自己 (二)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(三)離開現場 ※小結:「非暴力溝通」的簡易公式 自我表達 關於X這件事 我的感受是Y 我的需要是Z 所以希望你能123 同理他人 關於X這件事 我了解你的感受是Y 我知道你的需要是Z 所以我能做些什麼 「非暴力溝通」第三部分:善待(珍愛)自己 一、不要用暴力的方式來評論(批評)自己,那只會激發自己的羞愧感和罪惡感。 像是:「我真是太蠢了!」、「我怎麼會做這種傻事?」、「我總是把事情搞砸!」、「我真自私!」等。 ※謹記1.面對自己的不完美。 ※謹記2.非暴力溝通的基本理念是:「當暗指某個人做錯事或幹了壞事,我 們真正的意思其實是:對方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我們的需要。如果我們所批判的人正好是自己,我們的意思其實是:我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自己的需要。」(我們可以問自己:「我這樣批判自己,是因為有什麼需要沒有被滿足?」) 二、轉化自我批判的方式 (一)哀悼mourning 1.和未被滿足的需要以及自認為犯錯的感受充分連結。 (想一想我們在懊悔自己所作的某件事時,有什麼感受?有什麼需要沒被滿足?) 2.我們會感到遺憾、惋惜,但也會因此從錯誤中學習,不會責備自己或痛恨自己。 (二)自我寬恕 想一想我們在做那件令自己後悔的事情時,是企圖滿足什麼樣的需 求? 【同理兩個自己:一個是因為做了某件事而感到後悔的自己;另一個則是當初做這件事的自己。】 (三)把「不得不」轉化為「我選擇」 1.所謂的「我選擇」,就是出自自己意願的選擇,只做那些能夠滿足 自己需要、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情,不要為了責任感、外在的酬勞,或者為了避免罪惡感、歉疚感或受到懲罰而去做任何事。 2.想一想我是為了達成什麼樣的目的,才決定這樣做。然後,完成這樣的句子:「我選擇要…,因為我想要…」。

List Photos

第一頁 上一頁 1 下一頁 最後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