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lider image 202
  • slider image 203
  • slider image 201
  • slider image 209
  • slider image 228
  • slider image 231
  • slider image 234
  • slider image 237
  • slider image 240
  • slider image 243
  • slider image 246
:::

List Photos

20220303偉信老師拚教養

《拼教養-全球化、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》 (藍佩嘉著,春山出版社) 林偉信重點整理 零、 先備知識 一、每一個人的想法與作為都會受他所處的社會、環境、教育、文化等背景因素影響,也就是每一個人的想法與作為的背後,都有一個社會故事。 二、當時間改變,社會、環境改變時,人們的想法與作為也常會跟著改變。 三、制度、規範的設計都會有它被期待的效果(正向功能)含蘊其中,但它同時也會衍生出一些非設計者所預期的結果(反向功能)出現。 壹、導論:父母為什麼會這麼焦慮 一、「童年」階段的出現 二、「純粹關係」的經營 三、科學教養與國家「監看」 四、「全球化」所出現的各種不確定 貳、第一章:做父母為什麼這麼難(教養過程中的矛盾與拉扯) 一、教養作為的依據 (一)親職敘事:以自己過去被教養的經驗做為參考 (二)教養腳本:以坊間的理想教養論述作為參考 (三)親子實作:實際教養時所採取的調整作為 二、教養過程中的拉扯 (一)自我的矛盾:切割過去的新理想VS過去被教養的舊經驗 (二)論述的矛盾:各式各樣言之成理、但卻又相互矛盾的教養論點 (三)家庭和制度(職場與學校)的矛盾:與他人教養觀點的衝突 叁、第二、三、四章:中產階級家庭的教養 一、所有的教養作為都有對被教養者的「期待」(教養目的/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)含蘊其中;然後,教養者會運用一些教養「策略」(教養內 容與教養方法),去達到這個期待。但是,在「教養策略」達到「教養 期待」的過程中,教養者和被教養者也常是需要付出一些「代價」的(也 就是,有一些非預期性的結果會同時出現)。 二、關鍵詞 (一)留學與私校:西化的父母-全球移動力-隱性能力-鋪路消費-彈性公民身分-第三種文化小孩-教養性別分工的強化-文化認同。 (二)公立學校:(非套裝的)多元學習-協作勞動-規畫栽培-辨識 天賦(適性教學)-學習憑證-外包教育-缺乏自主能力-時間窮人。 (三)另類學校:自然成長-島內移民-人為規劃的自然學習-有機孩童-自然母職的意義與放鬆-鞏固教育信心-假性單親-「不自然的自然」的弔詭(去差異求同質、與現實環境互動低、學習本末倒置、放大教養焦慮)。 ※比較 留學與私校 公立學校 另類學校 期 待 具備全球移動力 多元學習(能力) 自然成長 的小孩 的社會公民 的有機孩童 策 略 鋪路消費 協作勞動 島內移民 彈性公民身分 外包教育 規劃的自然學習 代 價 性別分工的強化 缺乏自主能力 假性單親 文化認同問題 時間窮人 不自然的自然的弔詭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思 考 多元等於西方? 商業證照取代 不自然的自然發展 親子關係的經營? 導致孩童的不一致? 肆、第五、六章:勞工階級家庭 關鍵詞 一、新住民媽媽的家庭:全球化下的勞工困境(經濟與婚姻的弱勢、教養觀念改變下的弱勢)-跨國婚姻、空間上嫁-父母代的經濟侷限-現實童年(自然狀態的連續性)-權威管教、教養體罰(立竿見影;職場應對) -問題:父權傳統下的性別分工、權威不再、家庭關係緊張-親職教育的階級偏誤:培力變壓力、灌輸非分享:純粹西方的多元觀。 二、城市邊緣家庭:學校環境與教育差異的比較(天龍國小VS河岸國小:校舍、教學、社團、管教、班親會等) - 教養期待一:順其自然造化 (完成基本學歷;不闖禍、不變壞、平安長大)-教育是學校的事-教養期待二:培育階級流動力-外包教育-新住民媽媽對孩子的期待-教養上的階級差別(雜食教育VS單食教育;嬌嫩的花VS心靈堡壘)-教養上的文化矛盾:陪伴與賺錢上的兩難、勞工文化的不被重視(「學做工」)。 ※教養比較:中產階級VS勞工階級 中產階級 勞工階級 教養項目 多元學習(雜食) 基本學歷、不變壞(單食) 發展創造力 好品格 教養期待 看到孩子的不一樣(小異) 要求跟大家一樣(大同) 有一套教養藍圖 順應自然造化;各有天命 教育責任 父母介入協作 老師和學校的專業與責任 管教方式 平等/說理溝通 階級/權威管教 學習問題 積極尋找新出路 不會就不要學了;放棄 其他 伍、結語 一、社會學可以教給我們的,是指出教養焦慮背後結構性的文化或制度困 境,將個別家庭的教養經驗放在更大的歷史、社會與全球化脈絡中來思考。 【對父母】我希望透過說故事、分享經驗、讓我們多一點同理心來體察不同家長身處的結構位置的差異,也提醒自己放下一些「標 準童年」、「理想親職」的包袱,或許能成為比較怡然、放鬆 的父母。 【對孩子】在某種意義下,我希望孩子也能看到父母也是結構下的受害者,他們難以看穿市場販賣給他們的恐懼,不易擺脫成長過程中內化的社會期待,不知不覺中把愛變成焦慮與控制。 【對讀者】我希望讀者能夠產生的是「同理心」,而非「同情心」,不是同情不幸,可憐弱勢,而是能透過分析和比較,看穿結構與社會不平等的作用,進而反思自己的經驗。 二、所謂「夠好」的教養,是配合家庭的資源、時間、能力和孩子的狀況,選擇出實際可行、最「適合孩子」的目標,並在行動中持續協商,共同試驗與修補,不斷的因應教養實際,持續修正、尋找更適當、更可行的目標。(義務與責任的邏輯-選擇的邏輯-照護的邏輯)也就是,我認為教養是一個團隊,父母和孩子是一個團隊,彼此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摸索看顧彼此的方式、學習新的界限、尋求相互滋養的可能。

List Photos

第一頁 上一頁 1 下一頁 最後頁